好物时尚志

跨越两个世纪 宝玑陀飞轮的无穷创意

发表于:2024-03-29 作者:创始人
Goode-China好物时尚 2024年03月29日报导跨越两个世纪 宝玑陀飞轮的无穷创意,[ 钟表文化] 谈到宝玑,不能不提陀飞轮,反之亦然。甚至可以这样说,陀飞轮就是宝玑。1795年,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造性发明陀飞轮(Tourbillon),六年后被授予专利。陀飞轮将摆轮、游丝和
Goode-China好物时尚 2024年03月29日报导跨越两个世纪 宝玑陀飞轮的无穷创意。

[ 钟表文化] 谈到宝玑,不能不提陀飞轮,反之亦然。甚至可以这样说,陀飞轮就是宝玑。1795年,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造性发明陀飞轮(Tourbillon),六年后被授予专利。陀飞轮将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置于框架之内,通过不断规律旋转,抵消地球重力对于怀表精度的负面影响。更确切地说,无论怀表处在哪个垂直位置(传统上,怀表在以下四个垂直位置进行时间设定:表冠朝上,朝下,朝左和朝右),陀飞轮速率都是单一恒定的。

宝玑陀飞轮机芯

逻辑很简单:倘若陀飞轮速率在所有垂直位置都是单一恒定的,那么只需要在平坦位置对钟表进行调校,就会得到一枚精准的时计。然而如果钟表配备的擒纵系统需要上油(表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涸变质),陀飞轮最佳状态的长期稳定性便得不到保证,所以理想地陀飞轮应与无油擒纵机构搭配,如棘爪或丹尼尔同轴。虽然到了今天陀飞轮在腕表中的实用性仍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但它的问世确实提高了怀表的整体精度。

宝玑No. 1176陀飞轮计时怀表,1809年由圣彼得堡代理商售予波兰斯坦尼斯拉·波托茨基伯爵(Count Stanislas Potocki)

宝玑No. 1176陀飞轮计时怀表搭载的机芯配备芝麻链四分钟陀飞轮

历史上已知的前两枚怀表是No. 282(据《宝玑的艺术》一书,乔治·丹尼尔认为这是一枚原型陀飞轮怀表,本未打算出售)和No. 169。No. 282于1832年由宝玑先生的儿子组装出售。No. 169的故事饶有趣味,陀飞轮框架制作年份不详,这枚怀表于1808年由宝玑先生亲自组装,应用的是约翰·阿诺德于1774年制作的机芯(据大英博物馆No. 169目录文献),机芯上镌刻有"1ERE REGULATEUR A TOURBILLON DE BREGUET"(宝玑首枚陀飞轮调速装置怀表,并附有"献给约翰·阿诺德,宝玑的亲密朋友")字样,但乔治·丹尼尔的观点是,No. 169"显然"比No. 282的出产时间要晚。

宝玑No. 169怀表,搭载John Arnold机芯,非常早期的陀飞轮框架

私人收藏家所有的Classique Grande Complication Ref. 1907怀表

时至今日,宝玑仍然坚持制造陀飞轮怀表,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特别的型号款式。Classique Grande Complication Ref. 1907(也被称为百万美元宝玑怀表)既非古董型号(几年前刚发布),也没有以先前已有的款式为蓝本,它是一款配备大自鸣的三问怀表,陀飞轮设于5点钟位置,精美的玑镂表盘呈规范指针样式,这款怀表堪称宝玑两个多世纪纯正设计的典范。

爱彼Ref.25643BA超薄型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搭载Cal.2870机芯,1986年

1986年,实际上是爱彼,而不是宝玑,推出了第一款系列生产的陀飞轮腕表。其他品牌,如欧米茄,之前也曾制造陀飞轮腕表用于天文台测试,1987年欧米茄将一批1947 Cal.30I机芯组装为成品腕表出售,但机芯制作初衷并不在此。另外,从1940年代末到1980年代,百达翡丽也制造了一些天文台陀飞轮腕表。

爱彼Ref.25643BA陀飞轮腕表(搭载Calibre 2870机芯)是一款卓越时计,一方面产量规模大,另一方面极致纤薄。这款腕表曾是(并且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薄的陀飞轮腕表(整表厚度仅有4.8毫米)。之所以能够实现这项创举,原因之一是爱彼表研发出质地轻盈的钛金属框架,减少了所需的机械动能,因而主发条得以极致扁平化。

宝玑首款陀飞轮腕表Ref. 3357,1988年

1988年,宝玑第一款陀飞轮腕表姗姗来迟,虽然早就已经研发准备,但两年前宝玑并没有紧随爱彼,做出回应。事实上,宝玑Ref. 3357和爱彼Ref.25643BA大相径庭,该腕表搭载的机芯产自宝玑工坊如今所在地,彼时该建筑属于Nouvelle Lémania所有(1999年斯沃琪集团完成收购后,Nouvelle Lémania逐渐并入宝玑)。宝玑Ref. 3357成为其他品牌设计制造陀飞轮腕表的蓝本:陀飞轮设于表盘一侧6点钟位置,一分钟旋转一圈,三臂支撑(其中之一指示秒),摆轮、杠杆和擒纵轮都在框架之内。除了少许细节(如避震器),Ref. 3357看起来非常像宝玑先生那个时代的时计产品。

位于瑞士Vallée de Joux的宝玑工坊

如今,许多高级制表商的产品目录中都含有一款(或多款)陀飞轮腕表。虽然关于陀飞轮在腕表中的实用性行业内没有达成共识,制表品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仍有一些品牌对这种机制充满信心,不仅发布多种型号的陀飞轮腕表,甚至推出双轴和三轴创新设计。其他品牌(包括最著名的泰格豪雅)则正在寻找大幅降低瑞士陀飞轮制造和零售成本的方法。

陀飞轮通常被视作腕表的终极奢华配件,但就技术而言仍有广阔的改进空间。宝玑正在对新材料进行研究,希望它们能够为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不曾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宝玑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77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

2013年,宝玑推出自制超薄自动陀飞轮机芯,就像1986年的爱彼一样,宝玑采用钛金属制作陀飞轮框架(整表厚度较爱彼Ref.25643BA多出2.2毫米)。从技术上讲,宝玑Ref. 5377和爱彼Ref.25643BA略有不同,前者的摆轮游丝和杠杆擒纵以硅制成。2001年,雅典首次将硅用于Freak奇想系列,从那时起,硅材质逐渐在制表行业中普及开来,并越走越远。

宝玑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77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是有史以来最纤薄的陀飞轮腕表之一

2006年,宝玑开始研究硅的性能。硅具有非磁性,非腐蚀性,无需润滑剂,可以精确塑造成各种形状。硅比钢质地轻盈,较低的质量意味着更有效的能量传输。宝玑Ref. 5377的擒纵轮齿经过镂空处理,摆轮振频可达4赫兹(大多数陀飞轮机芯振频为3赫兹),机芯运作更加精准。陀飞轮一分钟旋转一圈,并配备侧向杠杆式擒纵机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现代性的蛛丝马迹,例如表盘侧陀飞轮桥板上看不到螺丝,机芯侧装配非同寻常的摆陀。 如果只是匆匆一瞥,你会认为这是一款手动上弦腕表。但摆陀切实存在:Ref. 5377在机芯边缘设置了能够作双向运动的环形自动陀。摆陀位置了无妨碍,陀飞轮框架和机芯桥板一览无余。此外,边缘环形陀也不会像微型摆陀(削减自动机芯厚度的另一种方式)那样影响机芯架构。当然,边缘环形陀增加了机芯的直径(Ref. 5377表壳直径42毫米),同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摆陀是否具备足够质量,能够高效地为发条上弦?宝玑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选用铂金材质,并将摆陀安装在低摩擦的滚珠轴承上。 对于宝玑而言,陀飞轮定义了品牌历史,激励了更多研究。从第一枚陀飞轮怀表,到最新的陀飞轮时计创作,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什么都没变,什么都变了。所以再次看到陀飞轮时,希望你不仅会想到它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的发明,而且能够认识到这是制表行业通过利用发明者年代根本不存在的技术和材料,仍在努力完善的机制。(图/文 许朝阳编译) 2022-06-05 15:50:04
0